第538章 工业:石油产业发展_美洲日不落
笔趣阁 > 美洲日不落 > 第538章 工业:石油产业发展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38章 工业:石油产业发展

  第538章工业:石油产业发展

  “哗啦啦……”

  “哗啦啦……”

  输油管道内,好似小孩飙尿一样的黑色液体,不断的从管道内注入那头的提炼机内。

  这种提炼机,其实说好听是提炼,实际就是一种对石油的保存,真正的提炼过程,实际还要经过很多道繁琐的工序。

  而在这其中,最先被提炼的就是就是那百分之三十的汽油和柴油。

  在如今的汉国,实际汽油和柴油的区别并没有后世那么大,多数内燃机车型,都是配备汽油和柴油两个版本,不像后世那样,用柴油的,渐渐沦为了大型机械以及所谓的货车。

  在这个合并潮,汉国的石油公司,从最开始的六十五家减少到了只有八家。

  如果说在后世石油产量的增加意味着价钱便宜,能够让更多的人加的起汽油,开的起车,那么在这个时空,石油产量每增加一步,实际都是对自然资源的浪费,以及增加不必要的成本。

  这三个当中,低利润最好理解,毕竟前些年汉国的既定石油战略,就是便宜,便宜到所有人都用的起。

  除了合并之外,石油行业最大变化就是涨价。

  而整个市场的需求,目前也只是在两千五到三千左右,这也就意味着,汉国有最少三分之一的石油产量是过剩的。

  毕竟他们早就的那些巨型炼油厂,输油管道,实在太费钱了,而且重资产有一个巨大坏处,那就是短时间变现时间慢。

 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,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,但汉国的大多数人都会在这其中受益。

  控制只是控制石油的规模,而限制的含义,可就不只是限制产能那么简单。

  但也正因为是这样,所以西京石油实际是一家官企,而非类似于其他几家公司那样的私人企业。

  而在这其中,自然诞生了所谓的“百级油田”,而这么多油田挤在一起,自然而然会出现一个问题,那就是石油的产量问题。

  因为储存成本的原因,在前两年的某些地方,将石油倒入河里,并不是一个笑话,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东西。

  生意汉国选择的是灵活的“控量”,也就是按照前一年对市场的评估,制定市场的生产计划。

  而这些无一例外,都是要花钱的,而且最关键的是,这些多出来的石油,本质是在过度消耗汉国国内自身资源。

  一旦出现超出市场份额太多的石油产能,就会遭到所谓的罚款以及强制限产。

  市场份额大,最大的好处,其实就是该产品后续竞争力,以及对用户的绑定和调教。

  而排在西京石油后面的实际就是和西京城一直保持竞争的金山石油。

  也是因为这些各种各样的麻烦,所以在前两年,汉国的很多本来就不怎么正规的中小石油公司,不断的破产,以及负责人被带走。

  在当时,开采石油虽然依旧赚钱,但其实已经是一个越来越浪费资源,利润越来越单薄的行业。

  而排除上面这些好处,这次的石油涨价,也不是没有坏处,那就是让本来奄奄一息的西方石油产业活了过来。

  “哒哒哒……”

  甚至还会因为一下子提高那么多,一下子让大量本来就无处可去的西方资本,重视起石油这条“前途无量”的康庄大道,从而拉高未来汉国向海外进取的成本。

  毕竟就像帝国大学石油系教授张邵景所说:

  “石油作为一个涉及面如此之广,产业链如此之大的行业,它的每一次增长,都会给汉国经济,带来至少每年百分之一的经济增速,而这百分之一的经济增速,换算过来,就是几十上百万人就业,而这些人又会产生新的消费,新的概念,新的科技,所带来的好处,根本不是简单的涨跌那么简单!!”

  除此之外,波斯石油也是这场石油降价战争中的受害者,当时因为石油的不断降价,导致波斯国内出现了对汉国的不满,毕竟当初开采的石油的时候,汉国是和波斯签署了“利润分配”条件的,那那就是石油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属于波斯,而在剩下的百分之七十,还要再拿出百分之十,来投资波斯的各项产业和基础设施。

  其中限产就是限制石油产能,这个石油产能不是以某个计量单位为主,毕竟从大的历史角度看,未来石油产量的增长,实际是不可避免。

  这对于当时东罗马帝国的财政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负担。

  而第二家公司就是西京油田这家老牌的石油公司,该公司最早就拥有整个西京地区的石油开采权。

  而这些公司虽然死了,但他们留下的烂摊子可不少,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,也就出现了后来的大规模的合并潮。

  而那八家,又被好事之人称为“八大金刚”,意为汉国石油的八个金刚。

  事实上,从一开始的时候,汉国的内燃机,一直都是使用柴油,而非后来因为汽车技术研发挤进来的汽油,毕竟汽油的占比其实一直都不怎么高,甚至要比柴油少了至少一半。

  在这样的一个近乎没有法律的赛道内,你基本上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。

  考虑到当时汉国急需石油带动整个内燃机产业的发展,所以对任何和石油有关的行业,实际都是开绿灯的,可以说只要你是来搞石油的,那么你就会看到一片广阔的蓝海,在这蓝海内,伱无论是游泳,还是划船,甚至直接坐游轮都可以。

  抽油的机器,不断发出轰鸣声,满身油污的石油工人不断的围绕着油井转,在他们那被乌黑石油遮掩的眉宇间,眼前的油井,就是他们赖以生存,一家老小吃饭的家伙。

 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,因为石油价格持续走低,导致分配给波斯的利润大幅度减少,从而导致了一个小规模动乱。

  在考虑到当时的国际环境,以及打击其他石油国家生产石油的积极性,在前些年的时候,汉国对石油的态度一直都是“降价”完后,再降价。

 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一个情况,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,汉国对内部石油产业的调整。

  有关涨价,其实最早汉国内阁那帮已经喜欢制定低价战略的文官,实际是很不愿意的,毕竟一旦提价,那么也就代表他们之前的低价倾销,打压竞争对手的战略失效,甚至还会让本来奄奄一息的敌人起死回生,最后逆风翻盘。

  也是在这样的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中,石油价格已经相比于前几年的低价,上涨了至少百分之三十,而这个价格还不是终点。

  在这篇文章当中,作者先后用了三个词来形容当时的石油行业。

  而翻盘,是大汉帝国最不喜欢的。

  甚至石油的涨价,还带动了一批新的石油探索潮,尤其是英国人,甚至已经开始满世界寻找石油了。

  除了这三家领头羊,以及金箭润滑油这个异类之外,剩下的四家公司,实际都差不多,谈不上谁比谁强,最大的差别可能是今年多卖了一百万,他少卖了五十万,根本无任何可比性。

  很多石油,因为极其强烈的市场竞争,就是这样死在路上的。

  而这些对于当时的石油行业,实际是致命的,前两年,不知道有多少家石油公司,死在了这上面。

  目前汉国对石油的储存,其实还是来源于储油罐和炼油厂。

  该公司,几乎占据了整个幽州的油田,堪称汉国石油产业当中的巨无霸。

  所以在排名的时候,大多数财经,商业类媒体,都喜欢将他们并列,而非排一个具体的座次,因为将他们排起来,实在太麻烦了。

  要知道石油的储存,看似简单,实则是很麻烦的,所谓那种“沉入海底”,找个坑埋了,都是一个很不现实的东西。

  要知道在前两年,这种事还不怎么常见,大多数人开完一个油井,或者某个油井停工,都会很快的找到属于自己老本行的工作。

  “低效”“过度”“低利润”。

  并且对所有石油企业的税务问题,进行重新的整顿,保证税收的公正透明。

  这八家公司分别是西京石油,金山石油,龙江石油,安顺石油,北海炼油,麒麟油务,风暴油田,金箭润滑油,美洲油田……

  尤其是那个目前对汉国威胁最大的巴库油田,几乎一夜之间成为了西方资本眼中的香饽饽,甚至就连其拥有者东罗马帝国,都从中拿到了不少经济,以及那些看不到的好处。

  这其中除了金箭是做润滑油起家,其他几家,都是以石油的时生产提炼运输为主要业务。

  (汉国目前的提炼技术标准)

  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,大多数涉及内燃机的厂家,自然而然喜欢用柴油,而非制造工序更多,运输更加麻烦,且使用场景更加单一的“汽油”,汽油在这个时代,其实更多是那些高端内燃发动机,在展现自己实力的标志,而非市场上的主流。

  但是考虑到市场需要缓和,需要盈利来保证石油技术,乃至已经合并过的大公司发展,所以有关于涨价的计划,就摆在了大汉帝国那帮文官手中。

  毕竟只有石油足够廉价,那些购买汽车的人,才会感觉到出行真正的便利,毕竟任何东西,只要一便宜,买它的人就会多,而东西多了,就会有一个好处,那就是市场份额的扩大。

  毕竟原来的价格实在太低了,按照汉国内阁对石油价格的评估,石油价格最好的点位,就是在最便宜时候的一点五倍左右。

  要知道金山石油占据的地理位置可以说相当完美,该公司所在的金山地区,有大量的可以低成本开采的油田,且靠近金山港这个汉国最大的商贸港口,所以出口生意十分发达,金山石油最大的业务其实不在国内,而是国外。

  所以金山石油,也是汉国少有靠海外市场养活自己的石油公司。

  而最可怕的是,这个数字并没有停止增长,还在以每年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速度进行增长,且看不到尽头。

  排了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。

  毕竟一旦什么都对了,单个油田的重要性,也就下降了,从而引发了后面的过度。

  在这两年的汉国石油市场,基本上度过了“限产”“削减”“提价”“合并”这四个阶段。

  而在这八家当中又以龙江石油实力最强,拥有油田最多。

  毕竟已经把价格压了这么多年,突然一下子提高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,很容易把世界石油市场搞崩。

  而这些增长,最后换来的是,整个石油行业的繁荣,而石油行业的繁荣,又会带动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。

  算是整个汉国为数不多拥有单独地区石油专项开采权,以及垄断地位的资源型公司。

  要知道那个时候,可是油比水便宜,在这样的一个价格基础上,哪怕涨了一点五倍,但也不会给人一种太高的感觉,甚至还会让人产生一种油价再怎么涨,也就那样的心态。

  甚至在当时,西京日报的一篇名为“脱轨的石油”,还曾引起巨大的轰动,从而将石油行业真实的发展现状,展现在汉国公众面前。

  而该公司最大的海外对象,其实就是和汉国签署了每年百分之十出口供应的德意志帝国。

  而这三个关键词,组成在一起,就是几年前,汉国石油的现状,基本上就是一副“狂飙突进”,但又“强弩之末”的感觉。

  石油产量越高,他们拿的钱就越多,相反,一旦这个油井停产,那么他们当中大多数都要打道回府,寻找新的“采油机会”。

  (波斯财政目前有至少百分之十五,依赖于石油,石油收入减少,波斯对国内的支出,以及对某些人的安抚力度就会变小,而这些时间长了,都会导致动乱的发生)

  而利润问题,又引出了又一个问题,那就是低效率,不要以为石油开的越多效率越高。

  比如时候前一年是两千万吨,那么今年按照最低百分之二十的增长,就得按照两千四百万这个数字来制定,但是考虑到市场的波动,那么还可以上下波动几十个点,最多不超过一半,而且还得时刻接受市场监督。

  只要没有跌破成本线,石油的价格就得降,这么做的目的,其实不单单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,还有促进汽车行业乃至其他内燃机行业的想法。

  看似油价涨了,但是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,那些石油公司的盈利也随着油价的增长,增长了至少一倍。

  之所以会出现这么一件事情,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运输的成本原因。

  汉国之前对石油的一贯看法是,这个行业目前还处于开拓阶段,所以要钱给钱,要资源给资源,基本上就是你开了油田,就能够卖钱,根本不管开了那么多用不完的油田,会有什么后果。

  事实上,真实情况是,油田越多,单个油田的开采量,打井深度反而越低。

  只不过涨价是要涨价,但是如何涨价,却成为了一个难题。

  最开始石油的产量,在煤油灯时代,每年的产量最好的年份也才一百万吨出头,但是到了内燃机,尤其是发展出汽车之后,整个石油产量,实际已经飙升到了两千万吨,而且这个数字还只是汉国一个国家的数字,不算波斯和东罗马的巴库油田。

  但是自从前年朝廷发布“石油产量限制法案”后,他们这些“打一枪换一枪”,不断涨薪的的好日子,就越来越少,甚至到了现在,能继续干下去,就是好事。

  所以经过慎重的考虑,汉国选择了一条比较稳妥的逐年增价的办法。

  要不是后来英国的“壳牌石油公司”介入,获得了百分之四十的股权,没准现在这个西方世界,最大的石油,早就完蛋了,怎么可能有现在占据世界主流市场百分之十五的辉煌战绩。

  (洛杉矶地区的石油开采权)

 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,所以在两年前,也就龙武三十三年的上半年四月,汉国内阁发布了“石油产能控制法案”,后来被议会通过,而这个法案,其实就是后来的石油限制法案。

  看似控制和限制,只是文字上的差别,但却是天差地别。

  在这样一个指导下,石油的价格,实际上是连年走低的,尤其是对于那些摊子铺的很大的大石油公司,实际他们是根本不赚钱的,基本就是靠银行贷款存活。

  当然,汉国国内的石油公司难受,国外的那些公司,实际也好不到哪里去,在那个时期,巴库每开采一桶石油,实际已经亏损了半桶了。

  而除了英国以外,其他包括西罗马在内的欧洲大陆国家,对于石油的渴望,更是达到了顶点,每年关于石油发展和探索的文件,像雨后春笋一样被发布。

  就像德国首相俾斯麦首相所说:

  “德意志帝国需要属于自己的石油!!”

  求月票,四月冲刺中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